查看原文
其他

播客|「林林总总」-彭艳妮:我们如何掀起「公益产品」的浪花

悦享新知 悦享新知 2021-10-19
本期「林林总总」,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
艳妮“自嘲”是公益行业的“前浪”。在加入南都基金会之前,她先后在民政部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工作,通过接触国内的NGO和社会企业,逐渐增加了对公益与社会议题的了解。目前,艳妮的工作重点,是支持国内公益组织的发展。

2020年初,悦享新知与中国好公益平台的规模化学院合作,为平台上的伙伴提供了“产品迭代共学”选修课。在共学过程中,“公益产品”成为了被频繁讨论的热点。

南都基金会为什么要提出“公益产品”概念?规模化过程中的挑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听听,艳妮怎么说。

(完整节目内容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

因小程序功能限制,如果您打开的不是本期「林林总总S02E06」的节目,请在小程序卡片内搜索“林林总总”,收听第二季的最新一期。也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节目链接。




“公益产品”:谁叫好?谁买单?如何落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和从业者会使用“公益产品”的概念来指代那些高质量、标准化、可复制的公益项目或服务。

但是在2016年南都基金会推出好公益平台的时候,这个概念对于大家来说还相当陌生,许多机构和从业者会把“产品”理解为一个有形的实物。当时,艳妮和同事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常常要通过“优质公益项目”这个通俗易懂的说法来帮助大家理解公益产品的概念。

南都基金会提出“公益产品”概念的出发点,源于对公益项目质量和结果的观察、思考和衡量。

在商业领域,一个产品的产生必须是以用户的需求出发的。多数情况下,用户既是产品的购买方,也是产品的使用方。花钱购买的产品如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无法在市场立足,自然会被淘汰。而在公益领域,情况并非如此。

艳妮指出,公益服务的购买方和使用方,许多时候并不一致。公益服务的使用方是服务对象,而购买方往往是基金会、企业、政府机构、捐赠人等资助方。当服务对象接受了低价甚至免费服务,往往选择“口下留情”较少给出负面反馈。而很多情况下,资助方衡量项目有效性的标准也并非直接来自服务对象,而是来自于执行项目的公益机构提交的信息。

购买方和使用方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公益服务或公益项目缺乏获得有效用户反馈的闭环,部分公益从业者容易把自己的经验,甚至情怀当成了服务对象的需求,而服务对象真正的需求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公益产品”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小而美”的项目虽然质量有保障,却无法满足大量服务对象的需求。小而美的项目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需要积水成川。要增大优质项目供给,需要让项目走标准化和可复制的道路。

但是艳妮同时认为,产品规模化是有“门槛”的。探索规模化是一条艰难和复杂的道路,机构管理层的决心和全机构上下的准备缺一不可。

“比如项目在技术和执行方面有没有一个规范的操作手册?如果没有的话,其他机构复制起来是很难的。此外,还需要考虑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其他伙伴为什么要来做这个项目呢?你的项目在其他地区有没有需求?其他伙伴在当地能不能筹到资金?这个项目需要什么样水平的执行者?”

公益产品+规模化=不接地气?

艳妮和同事在推广公益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不一样的声音。

我经常收到‘不接地气’的评价。前段时间我回了趟老家,我的老家是个四五线城市。同学聚会时说起公益,大家的理解是‘义工’就是‘公益’。讨论规模化和公益产品的问题,很多人都听不懂。公益行业的跨度是非常大的,既有能够和国际对话与接轨的机构,也有服务基层、深入县乡的组织。这次的新冠疫情,湖北的许多基层义工组织在疫情防控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不能说,听不懂这些概念,就是‘不够先进’。这只是语言体系的跨度问题。

艳妮认为,在跨度极大的公益领域,要想打破语言体系的屏障,要从“态度”和“方法”两个层面开始改变。

公益从业者,要从态度上认识和接纳语言体系的差异性,尊重这种由于地域、服务性质、服务对象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这样的差异说明了公益领域里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有效应对多元和多样的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所必需的。规模化的历程是无法在3-5年内完成的,而是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秉持“开放共建”的心态,团结更多的伙伴和力量。

除了接纳、包容的态度,合适的沟通方法也是消除障碍的重要前提。要保障良好的沟通效果,就要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例如在跟基层组织进行沟通的时候,艳妮和同事就会尽量避免使用“规模化”“产品化”这样的词语,转而使用更加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

不过,要想做到真正的“接地气”,就要为沟通跨度极大的双方架起“桥梁”。对于南都基金会来说,枢纽型组织就是最好的桥梁和媒介。好公益平台目前有38家枢纽合作机构,这些枢纽机构的工作大多在省一级范围内开展,可以深达县乡。同时,这些枢纽合作机构也能够接触全国和省外的行业信息,了解行业的新概念和新趋势。好公益平台通过和枢纽机构合作,有效联结起不同层级的机构和组织,促进地方一级的公益生态发展。

公益领域语言系统的跨度,不仅仅体现机构层面,也体现在个人层面。对于公益从业者来说,如何变得“接地气”,如何让伙伴、“后浪”乃至行业外的每一个普通人能够“听懂”我们的语言,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甚至参与到我们所热爱的事业当中也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命题。

相信困难,更相信改变

好公益平台的诞生,源自“三个不匹配”的需求。基层新生公益组织想做事,却欠缺好的项目和研发能力;希望推广和扩大优质项目的机构,缺乏渠道和扩展能力;基金会和政府机构等服务采购方,面对如何找到好项目的挑战。“好公益平台”这样一个产品,就是在回应上述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迭代,使得这个产品越来越丰满。

南都基金会作为平台型基金会,期待通过资金杠杆和自身在公益行业的影响力撬动更多的资源,支持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而悦享新知作一个社会企业,致力于为公益从业者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和学习体验。南都基金会和悦享新知的合作,正是建立在“需求”“赋能”“改变”的核心之上。

艳妮认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时代是变化的时代,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要想适应变化,就要拥抱变化。同时,要秉持长远的眼光,要有耐心。因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变化,都要依靠持续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低成本、低门槛、可推广、打破地域限制的新的学习形式也在涌现,让赋能的途径和方法更加多元。

从业者的信心,则是推动行业发展变化的另外一条无价法宝。

“在这个世界上,你想把任何事情做好,都是不容易的。不止公益领域做事难,很多领域都挺难的。我本身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即使面对很多困难,即使有过挫败的时候,我也会更多看到好的一面。如果说在困难的情况下就不做事,那么困难的环境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但是做点什么,可能就会有改变发生。”



悦享新知将于7月推出公益产品入门课「新知计划」和进阶课「飞轮计划」,该课程也是由南都支持的「产品迭代共学」计划的2.0版本。感谢“前浪”在公益这条河流中掀起的每一朵浪花,也盼望“后浪”们一起溯游而上,踏浪而行!






主播 | 大宝,高瑞

嘉宾 | 彭艳妮

制作人 | Wes Chen

本文编辑 | 刘亚楠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